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大学》2021年第4期目录

新闻大学 新闻大学 2022-04-25


2021年第4期  总第180期


本刊特稿


重塑新闻理论?

——行动者网络与新闻研究的STS转向

/ 白红义 曹诗语

【摘 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当下的新闻研究需要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工具来处理新闻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研究(STS)日益成为对新闻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范式,在这一STS转向中,尤以行动者网络(ANT)最受新闻研究者青睐。本文简要回顾了ANT的形成与特征和它进入新闻研究的过程,总结了该理论在新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理论的不足之处有所分析。对研究新闻业中的技术问题来说,ANT依然是值得探索的新领域,但它只是起点,并非终点。

【关键词】新闻研究;科学技术研究;行动者网络;数字新闻业




传播研究与STS如何相遇:以“技术的社会建构”路径为核心的讨论

/ 戴宇辰

【摘 要】近年来,传播学能否与STS相关联的议题陆续出现在学者们的研究之中。STS对于技术的考察有助于传播研究重新思考媒介技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有鉴于此,本文尝试选取STS传统中的“技术的社会建构”(SCOT)路径来阐释STS对技术的独特理解。SCOT对于技术与社会相互嵌入关系的把握,可以为传播研究提供包括“从技术转向使用者”“从媒介生产转向媒介消费”以及“从受众效果转向社会影响”三个议题的转变。最后,本文还将探讨对于传播研究而言SCOT的独特性何在。本文认为,将媒介技术的社会性纳入传播研究的版图意味着采取一种包含“文本—物质”维度的“非媒介中心”研究视角。

【关键词】STS;SCOT;传播研究;非媒介中心视角




新闻理论


新闻透明性:内涵、逻辑与价值反思

/ 吴 静 陈堂发

【摘 要】作为一个延展性的概念,“透明性”拓宽了客观性所规范的主体,隐秘地改变了客观性的取向。建立在“可见”和“可知”基础上的新闻透明性,在数字时代不仅包含内容透明,还应涉及平台透明和算法透明。新闻聚合平台和社交媒体将成为提高新闻业透明性和开放性的主要载体。新闻透明性的演进由三种逻辑推动,即记者重塑职业权威身份的可能,“技术之治”的技术进路以及认识论上“事实”与“逻辑”的融合。同时,“新闻透明性”问题亦需反思与公开、公正等其他新闻伦理规范之间的关系,应警惕新闻透明性成为一种新的权力规训。

【关键词】透明性;客观性;新闻伦理




闻史


重构“上下之通”:清末新式官报与帝国传播体系的变革

/ 唐海江 丁  捷

【摘 要】“上下之通”是贯穿中华帝国两千年的传播学命题。但至晚清,以上下相通为核心的帝国传播体系,已难应对内外剧烈变动带来的信息压力,而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主体开办的新式官报,不仅在帝国疆域内建构了纵横交错的信息流动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帝国传播体系的开放、多元和互动。新式官报不仅是帝国晚期为应对传播危局而在时空关系上所作的一次调整,也对帝国权力关系进行了重塑,为中国媒介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媒介样式和实践。

【关键词】新式官报;清末;帝国传播体系;媒介史




传播学


“文化”与“技术”:论德布雷媒介学“合二为一”的历史

/ 马英俊

【摘 要】“文化”(人与人的关系史)与“技术”(人与物的关系史)的关系是德布雷媒介学的核心。在媒介学中,“文化”是被限定的,它是具有特殊“三元性”的西方文化;而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技术”也是在与这样的文化互动中呈现出线性的无限发展的状态。德布雷试图通过将“文化”与“技术”悖论性地结合成“合二为一”的历史来考察整个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以此观照当下西方资本主义深层的社会矛盾。本文旨在以“文化”与“技术”的关系为线索“回到媒介学本身”,试图为理解媒介学提供一个可供探讨的视角。

【关键词】德布雷;媒介学;文化;技术




情感政治的底层话语结构及其意识形态

——基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推特的元话语分析

/ 罗 敏

【摘 要】本文从语言学意义上的“元话语”视角切入,以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推特消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交互式和互动式两类元话语指标的统计及其修辞效果和政治功能的分析,揭示了“推特总统”特朗普情感政治的底层话语结构(弱化理性诉求与强化情感诉求)及其背后的民粹主义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还致力于为原本建立在描述性语言分析基础上的元话语分析提供一种批评性的视角,即在以往“薄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关联语境(包括文本语境和社会语境)分析的“厚式”延展,为解读权力和话语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元话语;特朗普;话语分析;推特




新媒体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中媒介信息特征对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李龙飞  张国良

【摘 要】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既显现出实施救灾的能力又传递着大量不实信息,社交媒体场域的不确定性促使公众的风险意识愈发明显。为了解公众风险感知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研究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4106个样本,构建媒介信息特征、疫情风险感知和信息分享意愿模型。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和官方媒体信息可信度正向影响信息分享意愿。此外,社交媒体使用和官方媒体信息可信度均可通过风险感知影响信息分享意愿,风险感知发挥着中介作用。最后,公众的信息注意偏向也会影响社交媒体使用、官方媒体信息可信度和风险感知的关系,在两两间发挥着调节作用。

【关键词】社交媒体使用;信息可信度;风险感知;信息分享意愿;新冠肺炎疫情




媒介与文化研究


“左联”青年在上海:论作为媒介的亭子间

黄 华

【摘 要】近年来,传播学界对空间的认知和研究逐渐丰富起来。空间不再是死寂、固定、静止的,而是具有生命力的存在。空间也非客观和无辜的,其中有着政治、经济利益的谋划,它既被社会关系所生产,也生产着社会关系。本文以1930年代前后到上海的一群“左联”青年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空间维度出发,基于作为媒介的亭子间,探讨亭子间和文人二者为何能够被勾连在一起以及亭子间这一空间形式的丰富内涵。亭子间调节着这群青年相似的感受、创作路径和革命行动,将分散在不同亭子间里的青年“聚集”起来,形成“共有实践”。亭子间是都市中的模糊的阴影,难以被定位,暗合了这群青年人在都市中的尴尬处境。

【关键词】空间;亭子间;媒介;“左联”青年








封面摄影

WELCOME TO SHANGHAI

(欢迎来到上海)


作者: 姜庆共

单位: 上海风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时间: 2003
地点:上海浦东

2000年前后,理光GR1相机盛行一时,这是我购入新机后的扫街试拍,使用柯达反转片。当时乘出租车往陆家嘴,坐副驾驶位。车一出隧道,即见远处文字(位于延安东路隧道浦东出口处的户外宣传文字),举手连拍三张,其中这张文字位置理想。这也是我第一张无意之中对街道文字的拍摄,可惜之后这个主题并未延续。直至2009年编辑《上海字记》开始重审街道文字和字体,并将这张照片第一次公开使用于今年出版的《字游上海》。

(文字:姜庆共)









声明:

1.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发送邮件至xwdx@fudan.edu.cn获取授权,并注明本公众号【新闻大学】,ID:Fudan_xwdx。   

2.本刊一律不收取任何刊发费用,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网站代理投稿事宜。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刊物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电话:021-65641289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邮箱:xwdx@fudan.edu.cn

微信号:Fudan_xwdx

在线投稿系统网址:

http://devjava.odb.sh.cn/fudanNews/client/contribute.htm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